記者13日獲悉,位于晉安區(qū)牛崗山公園東南角的福州科技館新館計劃年底開放,將為市民科普自然災害等科學知識。
計劃年底開放的福州科技館新館。
在今年初召開的市人代會上,陳長欽等3位市人大代表提出了《關于建立應急自然災害體驗館的建議》。
“自然災害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,很多人對于如何應對自然災害缺乏必要的知識和意識,導致在面對災害時無法作出正確的反應?!标愰L欽等代表提出,為了提高群眾的防災減災救災意識,應該在加強科普宣教工作的同時,在福州建立自然災害體驗館,讓更多的群眾學習面對突發(fā)災害時應采取的保護措施。
據(jù)了解,目前福州各地的自然災害體驗館,由各行業(yè)主管部門根據(jù)自身需求和條件自行探索建設。例如,晉安消防與地震安全體驗中心由市防震減災中心與晉安區(qū)消防大隊共同建設管理,側重消防和地震內容;福州市科技館由市科協(xié)建設管理,館內設置部分自然災害預防內容;三坊七巷消防博物館由市消防支隊建設管理,設置消防教育與體驗、消防文物和史料陳列展示等內容;各縣(市)區(qū)防災減災科普場館由各縣(市)區(qū)依托科普場館、學校、安全文化公園等建設1個包含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功能的場地。
記者從市科協(xié)獲悉,福州科技館設有防震減災展區(qū),內含“建筑抗震模型”“地球內部構造”“地震橫縱波演示”等多項展品,通過實物模型、互動體驗、視頻解說、圖文科普、知識搶答等方式,引導參觀者了解地震發(fā)生機制,增強防震減災意識,提高自救和避險能力。同時,積極開展“防范災害風險 護航高質量發(fā)展”防災減災知識科普、“天氣氣候水 代代向未來”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等,普及防震減災、氣象災害防御、應急救護知識等。
“目前我們正加快推進福州科技館新館建設,計劃在新館的‘地球家園’展廳,設置‘自然災害劇場’的展項,通過沉浸式投影的方式向民眾科普沿海地區(qū)常見的自然災害及自救、互救方法,提高群眾對自然災害的認識?!笔锌茀f(xié)近期在回復代表建議時表示,將進一步發(fā)揮縣(市)區(qū)科技館、科技館分館的作用,指導轄區(qū)內科技館發(fā)揮科普主陣地作用,引導科技館分館發(fā)揮行業(yè)優(yōu)勢,加強場館多媒體互動性,通過AR、VR等新興技術手段,給群眾帶來更直觀的感受,進一步增強市民的災害風險防范意識,提高災害應對能力。(福州晚報記者 李暉/文 陳暖/攝)